logo
logo

  新材料





新材料是引导产业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新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并以其独特的优势跻身于市场发展的前沿。新材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赋予了政府、企业、研究机构、资本界更多机遇。

全球新材料产业快速扩张、高速增长。2010年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到2016年已经接近2.15万亿美元,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尽管全球经济仍未摆脱低迷,但新材料产业发展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保持稳中有升的持续发展态势。随着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壮大和制造业的不断升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推进,新材料的需求将更加旺盛,新材料的产品、技术、模式不断更新迭代,市场更加广阔,产业继续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已陆续建立了138个新材料产业基地,其中包括63个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科技部),7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改委)。在产业政策的促进下,我国新材料产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总产值由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65万亿元,年均增速27.6%。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并保持年均增长20%;到203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实力将跃居全球前列,新材料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并能为本世纪中叶实现制造强国提供基础支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上飞速发展。光伏材料、超硬材料以及玻璃纤维等材料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则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甚至“领跑。国产化率不断攀升,中芯国际前七大耗材中六类材料实现国产采购;南山集团铝合金厚板通过波音公司、罗罗公司认证并签订供货合同;中船重工兆瓦级稀土永磁电机体积比传统电机减少50%、重量减轻40%;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关键装备材料国产化率超过85%;液态金属在3D打印、柔性智能机器、血管机器人等领域实现初步应用……。

随着我国材料技术与工艺设备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使新材料产品实现智能化、多功能化、环保、复合化、低成本化、长寿命及个性化订制。同时,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联系将更加紧密,根据新材料市场的需求,加快新材料研制速度,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便于新材料迅速走向实际应用。

与此同时,传统材料企业转型升级速度正在加快。我国材料企业中,80%-90%都是传统金属类和化工类的材料企业,这两类企业市场份额最大,是材料行业的主导力量。未来10年,普通产品市场需求的下滑及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将倒逼这两类传统材料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与改造,其转型升级速度将明显加快。